企业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企业新闻 >> 浏览文章
关于佳木斯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6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发布日期:2016年11月03日

按照会议要求,现将全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5年全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全市上下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全会精神,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制约,扎实做好稳增长、促发展、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市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增长,民生福祉显著提升。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0亿元,同比增长6.5%;城镇居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同比增长7%和6.5%。

(一)综合实力稳步增强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水稻、玉米、大豆三大作物种植面积为1619.8万亩,国家级绿品认证面积达到830万亩,粮食总产140亿斤以上,实现12连增。大榛子发展到2.4万亩,浆果类栽植面积发展到1.72万亩,以紫苏为主的中草药种植面积发展到7.1万亩,以黑木耳、香菇为主的食用菌完成1亿袋。农业品牌化、市场化取得积极成果,组建时代农业公司,建立佳木斯市大米标准体系,重点打造地理标识品牌。推进“互联网+农业”、农超对接等流通业态,50余家企业和合作社实现线上销售。

工业经济企稳运行,坚持以优质增量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围绕发展主导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上项目,全市绿色食品加工、装备制造、林木产品加工项目占比达到60%以上,泉林秸秆综合利用一期、百威英博啤酒一期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竣工生产,绿色食品和装备工业支柱作用进一步增强,建材业绿色、节能、低碳化改造取得明显成效,纸业振兴初露端倪。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81.4亿元。积极培育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省千户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新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3家,新成立科技型企业110户,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户,实现高新技术产值203亿元。

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万达广场、利达佳天下等大型城市综合体竣工营业,商贸服务中心功能不断完善。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保持千亿规模,贷款余额1207.2亿元,同比增长53.1%,连续十个月保持高位运行。促进文化、创意、会展、旅游、时尚产业融合发展,全市文化产业机构发展到700家,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全年接待国内游客454万人次,旅游收入18.7亿元,同比增长16%。扶持养老和健康产业发展,积极探索医养融合发展模式,组织全市66家各级医疗机构与130家养老机构建立医养结合联合体,对3668名老年人实施健康管理。积极培育航空市场,旅客吞吐量突破47万人次,位居全省各支线机场前列。

(二)有效需求较快增长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实现533.9亿元,同比增长10.5%,位居全省位。产业项目预计完成投资369.7亿元,同比增长10%,占固定资产投资的69.2%。共建设千万元以上产业项目720项,其中新开工产业项目491项。26个省重点推进产业项目完成投资计划的1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01.1亿元,同比增长10.5%,位居全省第三位。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预计同比增长1.6%,增幅较去年下降0.2个百分点。

(三)改革全面深化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累计向县(市)区下放行政职权和编制587项和660个。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全市基层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县级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7%。“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进展顺利,“五个创新+五个一批”总体战略得到有效实施,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83个。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达到811.8万亩,流转土地面积占集体耕地的67.2%。农村土地确权登记试点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

(四)新型城镇化建设扎实推进

城镇化投资3.5亿元,完成7个城镇化试点镇、20个试点村的基础设施和住宅建设。新、续建主次干道11条,维修改造主次干道48条。推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完成海绵城市试点申报工作,推进绿色出行,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投入运行。市区完成建筑节能改造151.8万平方米,新增供热能力300万平方米,新增天然气用户7041户,新建改造供排水管网2.1万米。投入13.4亿元,推进205个村的美丽乡村建设。解决农村7.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五)民生工程建设取得新成效

加大民生投入,全市各级财政用于民生支出140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65%。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全面加强,全市新增就业7.2万人次,完成年计划的127.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5%。改造棚户区132万平方米,棚改和廉租房综合开工率162%,新增廉租房租金补贴900户,改造农村泥草房10771户。教育公平均衡化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实行“阳光招生”、“阳光分班”;投入资金3.1亿元,推进52所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和11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医疗服务体系继续完善,改善服务设施1112处,建设温馨窗口75个。生态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完成造林绿化面积9.27万亩,松花江水污染防治规划项目建成率达到94%,松花江出境断面水质已满足Ⅲ类水体功能区要求。全年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达到338天。社会治理成效显著,社会治安进一步好转,安全生产形势总体良好,未发生重大群体伤亡事故。 受宏观形势影响,2015年部分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与预期目标有一定差距,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产业整体实力不强、竞争力不够,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外向拉动较弱,外贸进出口总额预计为负增长;农业大而不强,农民增收难度加大;财政收入结构不合理,财力不足,政府偿债和重大工程建设资金配套集中,保障发展的财政资金收支矛盾较大;改革工作进展不平衡,一些攻坚任务没能取得突破性进展;民生领域的部分遗留问题尚未妥善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矛盾依然存在;政府部门极少数人员责任意识和专业水平不强,行政理念更新与实际工作需要存在差距等。对此,我们将认真研究,今后重点加以解决。

二、2016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2016年是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之年,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对加快转型升级和振兴发展,深入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十分重要。综合分析当前经济发展趋势,考虑国家宏观政策取向、省经济工作导向及我市经济潜力、工作努力成效和引导社会预期等因素,2016年主要指标预期目标如下:

主要经济增长指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左右;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左右;

——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3%左右;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左右。

减排指标: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6.05万吨;

——二氧化硫排放量2.07万吨;

——氨氮排放量0.46万吨;

——氮氧化物排放量3.5万吨。

民生改善指标: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

——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保持同步增长。 上述目标中,节能减排目标(单位GDP能耗按省下达计划目标)是约束性的,地区生产总值等经济指标为预期性和导向性的。

三、2016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

1、打好项目攻坚战,着力保持投资平稳增长。以上项目、扩增量作为全市“一号工程”,依托“四大优势”,深度把握“一带一路”、“五大规划”等国家政策机遇,以“十三五”规划为引领,精准谋划、引进、建设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启动实施一批新的重大工程,多管齐下扩大有效投入,保持投资稳健增长。创新招商模式,划定重点范围,以引资本、引技术、引人才有机结合为目标,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有带动性、旗舰型工业产业项目。按照项目建设阶段加大产业项目推进力度,进一步完善项目建设推进工作机制,强化服务保障,开复工产业项目500项,完成投资400亿元以上。重点推进泉林佳木斯秸秆综合利用二期、富锦象屿金谷农产品有限公司120万吨玉米深加工等项目,实现泉林佳木斯秸秆综合利用一期等190个项目竣工投产。加快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哈佳快速铁路项目建设,争取牡佳客专项目开工,推动佳木斯站综合改造、佳木斯机场迁建、松花江二桥和棚户区改造等重大项目取得积极进展。实施园区升级战略,积极争取经开区升级为国家级园区,重点培育以农业资源综合利用为依托的泉林循环经济产业,扎实推进秸秆高效利用循环经济园区建设。抓住国省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机遇,推动综合保税区创建。

2、大力发展绿色优质高效现代农业,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以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核心,以农业调结构、转方式、促改革为总抓手,以拓宽营销渠道为重点,突出绿色化、品牌化,转变思维方式和服务方式,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推动我市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加快种植结构调整,以市场为导向,在稳产能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提品质、增效益,推进“三减”行动计划,推广秸秆置换黄腐酸,以绿色有机理念引领农业发展,建立农产品种植生产标准指导体系,完善农产品质量监管追溯体系。新建改扩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20个,大果榛子发展到4.4万亩,浆果类栽植面积发展到1.82万亩。加快转变营销方式,加快构建以“互联网+农业”为重点、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型农产品营销体系,充分挖掘定制经济潜力,推动绿色有机农产品全网直销,叫响佳木斯食品产地标识,提高优质农产品市场价值。创新实施“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提升农业组织化程度,培育规范运行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0个。创新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丰富融资产品,降低融资成本。

3、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工业质量和效益。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鼓励在佳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创业孵化基地、政策体系、服务体系、培训体系建设,计划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户,新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个。加快传统主导产业转型升级,贯彻《中国制造2025》规划意见,瞄准市场需求,依托优质原料和现有基础,大力培育和引进一批国内外品牌企业,促进绿色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等主导产业建链延链补链,着力打造国家综合农机产业基地和绿色有机食品中心。重点推进中唯实业模具冲压中心等投产项目尽快达产,润特科技与哈理工合作生产特种电缆等洽谈项目及早落地。注重绿色转型,加快培育生物医药、节能环保、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逐步形成工业多点支撑格局。积极跟踪对接国、省扶持政策,抓好政策落实,加强对重点骨干企业要素保障服务,引导现有存量资源联合、重组、改造,促进存量稳固发展。深入实施非公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促进更多中小企业向骨干企业扎实迈进。

4、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全面释放消费潜力。完善区域现代服务中心功能,加快商务会展、物流、金融、医疗、教育、科研等服务中心建设,全面提升服务业层次和质量,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加快居然之家、华泰广场等专业市场和城市综合体建设,加快毅德城一期建设,推进万达广场项目室外步行街投入运营,推动京东等第三方电商在我市建立分支机构,推动电商、快递和智能仓储联动发展。大力发展特色民俗游和环城游,着力构建精品旅游线路,推动同江三江口生态旅游区、街津口赫哲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4A旅游景区,提档升级富锦国家湿地公园、汤原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等18处旅游景区,开发航空旅游市场,旅游业收入增长10%以上。着力发展养老服务业,瞄准健康消费市场,开发系列养生养老产品,发展健康养老产业,推进医养融合发展。加强金融体系建设,推动广发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进驻运营,完成佳木斯农村商业银行筹建,鼓励发展互联网金融,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进一步扩大金融发展空间。

5、创新体制机制,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推进行政审批体制、经济体制等重点领域改革,动态调整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中介服务清单。推进政务公开,推行网上审批。加快推进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推进政务服务中心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将医疗、教育、基础设施等所有经营性公共资源纳入中心公开配置。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广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PPP模式,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重点领域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开办稀缺专科、高端专科、精准专科和互联网医疗。深化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构建全口径预算管理体系,完善政府债务借用管还机制,优化行政事业经费支出结构,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深化行政事业、国有企业改革,加强国有资产、国有资本经营管理,推动事业单位市场化改革,开展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绩效审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6、以提高对俄经贸合作水平为重点,促进对外开放全面升级。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我省建设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契机,协调推动同江中俄跨江铁路大桥俄方建设,争取江海联运大通道项目列入国家层面支持,推动江海联运常态化运营。加快佳富同抚对俄沿江开放试验区建设,加强对俄跨境电子商务、跨境物流仓储、进出口商品加工、农业资源开发等方面合作。谋划建设佳木斯临港国际物流园区、空港经济区、同江跨境合作区、富锦石化产品物流加工园区、综合保税区等外向型园区。抓住俄罗斯实施远东大开发的机遇,集聚发展外向型产业,支持境外企业和本地产业对接融合,延伸产业链条,加强产能合作,鼓励企业到境外设立营销网络,积极参与俄公路、机场、港口、油气管线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开发。加大对内对外开放力度,积极引进内陆沿海制造、商贸物流、金融等企业以及中外投资商资金、技术和智力。积极融入中韩自贸区,加强对俄、韩、日和台湾地区的互访交流,开拓东盟、非洲、中东、印度等新兴市场,开展互补化合作。

7、注重城乡统筹,做大做美做强中心城市。突出战略谋划,做实各领域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规划,探索“多规合一”的具体实施办法。加强园区布局与城镇建设有机衔接,推动东兴城小区与高新区的产城融合发展。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增强中心城市服务功能,扎实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统筹实施智慧城管、智慧交通等信息化工程。推进老工业基地搬迁改造。抓好“三供一排”工程,并网小锅炉30台,80万平方米;新增天然气居民用户1万户,新建改造燃气管网40公里;建设雨水管线8条,翻建、改建排水管线9段。以完善城区路网、打通断头路、方便群众出行为重点,抓好长安西路、望江路西段及浦东街续建工程,启动通江街南延及通江立交桥工程。大力抓好交通路网建设,加快佳西客运站、双合路、近郊乡镇客运站建设,推进松花江二桥、站前公铁联运综合枢纽站开工建设。加大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合理调整公交线路。

8、坚持绿色发展,大力推进生态市建设。发挥主体功能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作用,统筹各类空间规划,推行绿色交通和绿色建筑。抓好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落实,深化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完成东区污水处理升级改造、污泥处理工程、音达木河截流工程建设,力争完成英格吐河段整治任务。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力争完成19台工业生产锅炉、78台服务业锅炉改造,完成62台企业供热锅炉、47台单位供热锅炉、56台小区供热锅炉并网。积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对重点村庄环境卫生进行综合整治。大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进一步提高资源和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严格执行生态红线保护规划,推进实施绿化升级、生态修复、景观改造等工程,全年完成造林9万亩。

9、着力改善民生,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坚持民生优先,扎实把民生实事落到实处。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产业脱贫,充分利用国省各项扶贫政策,培育扶贫产业。努力提高就业创业水平,深入实施技能培训、小额担保贷款助推企业发展、就业服务援助计划等创业就业工程,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5万人次。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比例和待遇标准,提高工伤保险待遇水平,提高失业金标准。加快养老服务业社会化、专业化和标准化建设。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改造棚户区23393户、农村危(草)房9124户。优化教育布局,深入实施第二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现代化教学设施设备投入,促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办好职业教育。促进文化体育卫生事业发展,推进市级文化“三馆”和县级文化“两馆”建设,抓好中心村、文化广场和文化活动室建设。继续做好保供稳价工作,切实抓好稳定工作,扎实做好信访工作。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保持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各位代表,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繁重而艰巨,我们将认真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指导,积极听取市政协的意见和建议,解放思想、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努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来源: 佳木斯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