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浏览文章
持久战还是速决战 “万亿”海绵城市建设还得慢工出细活
发布日期:2018年06月07日
近年,城市“看海”的新闻每逢汛期便屡见报端,“逢雨必涝、雨后即旱”成为不少城市的通病。得益于中央财政的“给力”支持,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短期内呈现出快速推进、大规模铺开之势,但多位专家和地方规划者表示,强力推进之下,不可避免地在顶层设计、项目施工、社会资本参与等方面显现出一些问题和困惑,需要在后续探索中加以改进。
2016年6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和中国气象局加强城市内涝信息共享和预警信息发布,北京、上海、济南等8城市成为城市内涝联合预警试点。进入汛期以来全国已有多个城市遭遇暴雨袭击,上海、南京、郑州等多个大中城市均开启“看海模式”。
在强降雨时,街道的积水程度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据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2013年234个县级以上城市受淹(占全国城市总数的35.4%),较2011年激增了72%,2014年城市雨洪受灾程度进一步上升。2015年汛期刚刚开始就有多个城市相继“看海”,这对市民的出行、城市的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负面效果,使得城市的排水成为城市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海绵城市建设也提上了日程。
住建部否认海绵城市试点失败
而在刚刚过去的汛期,承担着增强城市防涝能力重任的30个海绵城市的试点城市中,有19个出现内涝,有人因此认为海绵城市试点失败了。9月12日,住建部网站发文指出,海绵城市建设不会立竿见影、一蹴而就,住建部有关负责人就此表示,目前海绵城市建设还在加快推进。
住建部城建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根据《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要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要达到目标要求。在试点过程中,新城区坚持目标导向,按照雨水径流控制的要求,将雨水就地消纳利用,解决好城市建设与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的协调关系;老城区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城镇棚户区改造和城乡危房改造、老旧小区有机更新等,以缓解城市内涝积水、黑臭水体治理、城市热岛为突破口,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目前海绵城市建设正在加快推进,通过试点城市创新建设模式,探索成功经验,并将这些成熟的做法、模式推广落地”,该负责人称。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水务院副院长谢映霞也认为,对于极端强降雨带来的内涝,必须冷静分析,绝不能就此对海绵城市建设横加指责,甚至是简单地否定。谢映霞表示,海绵也有饱和的时候,因而海绵城市在建设工程设施时是有标准的,在标准内才可保有效。据公开资料,2015年和2016年,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分两批确定了30个海绵城市的试点城市。
每平方公里预计达1亿元至1.5亿元
显然,批试点城市肩负着探路的使命。目前,海绵城市试点进入第二年,知情人士透露,首批16城的中期考核验收还未正式启动,试点的各个地方都在紧锣密鼓地按照制定的标准去建设。现实的问题是,建设海绵城市需要巨大投资,钱从何而来?
中央财政不可或缺。2015年公布的《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中央财政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给予专项资金补助,一定三年,直辖市每年6亿元,省会城市每年5亿元,其他城市每年4亿元。这个分配标准是按照城市规模分档确定的。目前,在首批试点城市中,两年的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已经到位。住建部部长陈政高曾公开透露,预计海绵城市建设投资将达到每平方公里1亿元至1.5亿元。住建部副部长陆克华在去年也表示,首批16座试点城市计划3年内投资865亿元,建设面积450多平方公里。按当前国家海绵城市的建设规划,有人估计,至2020年,全国658个城市建成区的20%以上面积需要达到设计标准,全国每年投资总额预计将超过4000亿元。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需要资金约16000亿元。
海绵城市建设作为一项有着万亿投资空间的巨大工程,中央财政的补助资金对于全国海绵城市的建设显然是杯水车薪。“在试点阶段,中央财政拨款只是一种鼓励的手段。鼓励是一个导向,有积极意义。但是海绵城市的建设本身应该是每一个城市的事情,大量地建设海绵城市,不能仅靠财政拨款,至少不能仅靠中央财政。”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说。